17 岁演员黄杨钿甜成人礼上的那对耳环:
从 230 万到 2000 万的“价格裂变”背后,一场关于权力、资本与阶层的全民追问
2025 年 8 月 13 日
一、一张照片点燃舆论
5 月 11 日,微博账号 @黄杨钿甜 发布成人礼九宫格。镜头里,少女笑意盈盈,耳畔祖母绿钻石耳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。眼尖网友迅速锁定品牌:英国高珠 GRAFF 经典系列,官网同款标价 230 万元;若加上同系列项链、戒指、手镯,全套市场价逼近 2000 万元。
评论区瞬间爆炸:“17 岁,出道 8 年,哪来这么多钱?”
二、父亲身份被起底,时间轴浮出水面
网友“人肉”结果显示,黄杨钿甜父亲杨伟,2011—2017 年曾在四川雅安市经合外事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任职,2017 年 3 月辞职下海。
随后,更多节点被拼接:
• 2014 年,杨伟尚在体制内,其岳母名义注册 500 万资本影视公司;
• 2020 年疫情初期,杨伟再成立 1000 万注册资本生物科技公司,旋即更名为美妆贸易公司并退出股东行列;
• 雅安震后重建多个招投标项目,出现“杨氏”关联企业身影。
三、官方首次回应:已辞职八年,属个人私事
5 月 16 日,雅安市经合外事局对外表示:“杨伟确已辞职八年,本单位不涉及灾后重建项目,其家庭收入与本单位无关。”
四、当事人“三连否认”未能灭火
- “耳环是妈妈的”;
- “并非正品,欢迎鉴定”;
- “本人从未染指灾后重建资金”。
经纪公司嘉行传媒同步声明:将对造谣者取证追责。
然而,网友扒出黄母过往社交平台照片:梵克雅宝手链、爱马仕限量包屡见不鲜;黄杨钿甜本人也曾晒出深圳湾上亿别墅、劳斯莱斯代步照。
五、品牌方态度暧昧
GRAFF 中国回应:“无法确认是否为本品牌作品,祖母绿高级珠宝需到店定制,价格以最终确认为准”。既未否认,也未证实,舆论进一步发酵。
六、制度追问:辞职年限成了“防火墙”?
《公务员法》第 107 条规定:县处级以下干部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从事与原职务相关营利活动。杨伟辞职已八年,法律层面无法追溯。
法律学者指出,这正是制度漏洞——“旋转门”监管期限短、穿透式审查缺位,导致“辞职—下海—暴富”的路径始终游走在灰色地带。
七、舆情裂变:从“炫富”到“阶层焦虑”
截至 8 月 12 日,微博话题 #黄杨钿甜耳环# 阅读量 28.3 亿;抖音同名话题播放 46.7 亿次。主流观点出现三重转向:
- 价值批判:未成年公众人物展示奢侈品是否传递错误价值观?
- 程序质疑:雅安自查能否保证公正?呼吁中央纪委提级调查。
- 制度呼吁:建立公务员离职后五年“冷冻期”、艺人家庭财产强制申报等。
八、记者手记:当耳环成为社会情绪的放大镜
一对耳环究竟值不值 2000 万已不再重要。重要的是,它让“公职人员辞职—家族企业扩张—未成年子女天价消费”的叙事链条,被放在全民显微镜下。
在阶层流动性焦虑日益加剧的今天,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爆信任赤字。黄杨钿甜事件或许很快会被新热点覆盖,但留下的制度追问仍在回响:
“如果权力与资本的边界不被清晰标注,下一个被放大镜检视的,会是谁?”
(完)